高考本科批次录取陆续结束,考生专业选择透露哪些新动向? 大学新增37个专业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题:高考本科批次录取陆续结束,考生专业选择透露哪些新动向?

动向一:师范等专业受热捧,就业前景明确成重要考量

2021年师范专业火出了圈。在一些省份,部属师范院校的专业组投档线飙升,有的大学录取线已经接近北大、清华,非部属师范院校也水涨船高。

华南师范大学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校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与去年相比有所提高,尤其是英语、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传统师范专业,录取分数显著提高。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高考录取中,职业稳定、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明朗的专业更受欢迎,其中师范类和公安、司法等专项的招录情况都比较好。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先哲说,师范专业持续火热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背景下的求稳心态。就读师范专业有将来获得在编教师岗位的竞争优势,升学深造的机会又不比其他专业差。尤其是去年新冠疫情暴发,大学生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带来的就业不确定性让考生、家长专业选择心态更加趋向求稳。

动向二:强基计划第二年吸引力增强,人数与生源质量大幅提高

四川2021年强基计划录取总数比2020年增加了162名,增幅达到了97%。今年强基计划36所高校在广东共了264名考生,录取人数、生源质量均大幅度提高。

北京理工大学招办主任徐建表示,今年学校有近4000人报考强基,最热的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高考处处长王跃说,愿意学基础学科的考生多了,今年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比去年增加了50%以上。

高考本科批次录取陆续结束,考生专业选择透露哪些新动向? 大学新增37个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广东招生组组长王亚星表示,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选择喜欢或适合的专业,不能图虚名而通过分数稍低一些的强基计划上名校。强基计划不能转专业,如果不喜欢就不一定能学得好,可能造成厌学。

动向三:未来产业升温,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越来越热

从聚焦当下到放眼长远,今年考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前瞻性增强。除了传统热门专业如计算机与软件、金融、经济类等专业受欢迎以外,一些新兴专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也越来越热。

王亚星说,虽然很多高分理科生还是相对青睐传统一些的理工科好专业,但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的分数已经不低,未来可期。

继2020年全国各地报考医学专业考生大幅增长以来,2021年医科类专业的报考情况持续向好。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广东考生报考医学类专业的热度不减,尤其是本硕博连读的八年制专业更受追捧,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相关专业投档排位分别比去年提高5000多个位次、1000多个位次。

专家分析,医卫专业曾一度是报考低谷,如今一路冲高,吸引大量高分考生,除了新冠疫情凸显了医生职业价值和职业形象外,不少考生也意识到老龄化社会到来将产生求医高需求。

动向四:从家长意志转向考生兴趣,专业选择更加遵从内心热爱

王跃说,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自主性更强,能够根据兴趣和特长,不像以前是单纯冲着学校去了。王跃遇到一个考生,对农林方面特别感兴趣,家长不认同,但考生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文章《高考本科批次录取陆续结束,考生专业选择透露哪些新动向? 大学新增37个专业》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罗僧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luoseng.com/a/1800909/1305072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