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入学可能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登记入学可能带来的机遇

3月19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在东城区和西城区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具体办法由东城区、西城区制定发布”。3月22日,东城区和西城区教委发布试点学校名单和登记入学计划,共有5所高中计划通过登记入学招生420人,被录取的学生将不再参加中考志愿填报。通知明确,已参加2022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并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登记入学,报名学生还需满足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的要求。

登记入学可能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登记入学,也叫注册入学,为通常在中职或高职招生中使用的一种入学制度,符合基本招生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登记,即可被录取。此次北京市中招采用普通高中登记入学,在全国尚属首次。这也是北京市教委在“双减”背景下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录取方式的新举措。鉴于目前只有在初二下学期结业的生物、地理中考成绩可以参照,其他科目的考试今年6月下旬才会进行,所以报名资格要求的是学生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衡量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是否达到合格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考的“合格性考试”的功能,淡化了中考的选拔功能。此外,上述5所学校普遍属于所在区一般普通高中,这些学校实行登记入学,为上述两个区学业成绩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特别是可能考不上普通高中但又不想上中职的学生,增加了上普通高中的机会。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减少这部分学生对于普职分流的焦虑,缓解学业压力具有积极意义。高中登记入学试点是北京高中自主招生改革稳步推进的一部分,未来将会根据实施情况逐渐扩大改革范围。

新机制的建构需要家长、学生、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新的入学政策对于上述主体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家长来说,究竟是否选择登记入学,关键是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也要依据学生的学业等实际情况综合评估而定。每个孩子的个性、特质、兴趣爱好不同,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不同,抗压、抗挫能力不同,要选择一所与孩子情况匹配度高的学校,这所学校能够帮助孩子扬长避短,能够促进孩子的潜能最大程度发挥。

从登记入学资格来看,除了生物地理学考成绩之外,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成为入学的硬指标。也因此,登记入学能否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广,重在提升综合素质评级结果的公信力。从目前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设计来看,实施登记入学,仍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市级层面并未出台统一的评价办法和记录标准,不同学校之间的结果不可比;其次,要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公信力,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机制和监管机制有待完善。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设计,首先要完善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要对于初中学校如何填写报告单,普通高中如何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予以规范。要重塑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机制和监管机制,可以参照国内上海等地的经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确认制度和信誉等级制度,初中学校、区和市相关部门负责对各自录入或导入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与数据进行确认。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情况评定信誉等级,对连续两年被下调信誉等级的学校校长依纪依规处理。如果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依据的招生方式能做到公平公正,获得公众的认可,那未来更多普高招生就可参照,由此可以打破中考招生的唯分数论,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引导义务教育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制作:刘佩云

文章《登记入学可能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罗僧网对观点的赞同或支持。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luoseng.com/a/1800520/53124656.html

猜你喜欢